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:
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文|南笙墨舞
编辑|南笙墨舞
四年前,山东省枣庄市67岁大妈在经历过一场变故后,去医院检查身体时,
发现自己意外怀孕
,这个举动刷新了当时社会上高龄产妇记录。
此事一出,立马引起广大媒体的注意,记者们更是前来询问原因,儿女见状纷纷表示:“
孩子不能生下来!
”大妈却说:“
不会麻烦你们,我们自己能照顾。
”
究竟是什么变故导致大妈怀孕?如今生完孩子的大妈过的怎么样?
突发症状
在傍晚时分,刚吃完饭的黄维平和田新菊相互搀扶着在公园里闲逛,他们之所以这么悠闲是因为他们已经退休,每月享受国家颁发的退休金。
黄维平年轻时文化程度算是中等水平,因为自己喜欢打官司,毕业后,
他就在律所里面工作。田新菊从小就有当医生的梦想,大学毕业不久后就进一家医院。
在那个年代流行自由恋爱,黄维平和田新菊机缘巧合之下走到一起。
没过多久,两人就结婚生下一儿一女,
两人在以后的生活里,感情很好从不吵架
,闲暇时会在公园里面散步,没事出来遛遛狗之类。
田新菊在工作时
经常头晕目眩
,为不耽误工作并没有去医院检查,而是到药店买一些药救治。黄维平看到以后,很担心妻子身体状况,
多次劝说妻子去医院接受治疗
,田新菊因拌嘴说不过丈夫只好答应。
经过医院检查,医生告诉田新菊吃点药,
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,否则病情还会复发
。这让田新菊没办法,自己家里面有孩子供养着,怎么可以让丈夫一个人去工作。
田新菊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去做
,继续和往常一样工作。
随着黄维平和田新菊工作日益繁忙,没时间照顾孩子,于是他们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一段时间,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去,
孩子们都长大成家立业,他们也到退休年纪
。
虽然他们有退休金,但为了不让孩子们照顾,没事就锻炼身体,
有时间就去菜园里面种菜,时间一长,菜园子里面就堆满蔬菜
。
邻居的老人们非常羡慕他们生活,毕竟看着别人年纪大身体还很硬朗,自己却在家里面哪都出不去,心里不由自主地羡慕起来。
俗话说,再好的身体也有生病的时候。在2018年的一天,田新菊在菜园子里浇菜时,
突然感觉头晕目眩
,手上的水壶不由自主落地,
黄维平一听到声响,感觉不妙
,立马往菜园子里跑。
来到菜园子的黄维平,看到妻子快翻倒,赶紧上前搀扶妻子,询问她怎么回事,田新菊也把自己晕倒的过程告诉他。
黄维平认为是妻子多年的病又复发
,经过他多次劝解,
田新菊才去医院检查
。
医院的医生告诉田新菊,
是以前的病演变成脑梗引起
。就这样田新菊在医生的留院观察嘱咐下住几天院,又经过医生的检查表示没问题可以回家,只要按时吃药就可以。
田新菊在吃完医生给药后,没过几天就有例假
,这可让黄维平担心起来,又回到医院。医生告诉他们这是服药后正常现象,让黄维平夫妇不用担心。
之后的时间里,田新菊的脑梗没有复发,例假却频繁出现。
意外发生
直到2019年,这天田新菊在厨房里做饭,
突然感觉自己犯恶心,吃不下饭,浑身无力。
这可把老两口吓坏,急忙去医院询问。
经过医院B超检查,医生拿着B超照片看了一下,然后笑着对田新菊说:“
不知道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,你怀孕了。
”
二老一听当场震惊起来,
田新菊不明白自己60多岁,怎么可能还有孩子?
医生说自己多次检查过并没有问题。
黄维平夫妇顿时高兴起来,想不到年纪这么大还会有孩子,医生这时告诉田新菊,
年纪大生孩子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
,让他们尽早做出决定,越拖越不好。
黄维平这时看着B朝在思索着,
田新菊表现很平常仿佛心里面早有答案
。回到家后,黄维平就给儿女打电话介绍情况并顺便听听想法。
谁知儿女不同意,认为父母年龄这么大还要什么孩子,纯属折腾,另一方面父母身体不太好,照顾不了孩子。旁边的田新菊一听孩子们不同意,便说:“
我和你爸的事不用管,孩子能照顾好
”。
电话里的女儿更是听到父母坚决要孩子便说出断绝关系的狠话,她认为孩子生下来,父母能陪伴孩子多少年,
再加上辈分难免有些尴尬
,所以让他们打消要孩子想法。
身为父母何尝不明白女儿的心意,黄维平夫妇也是如此,他们明白女儿心意,
但他们很想把这个孩子留下来。
毕竟老两口活了大半辈子,身为父母不忍心看着生命离去,
它的到来说不定是命中注定。
更何况,田新菊身为医生早年间见过太多生命离去,不忍心这种事从自己身边发生。
两人打定主意后,田新菊就开始养胎生活。在这期间,黄维平对妻子的照顾可谓操碎心,
他不仅照顾妻子起居,还包揽家中所有杂活。
一次,田新菊挺着肚子,在丈夫的搀扶下到公园散步,路边的人议论声音传到两人耳中:“
多大年纪的人,怎么还要孩子,照顾得过来吗?
”田新菊听到路边人的话后,心想:“
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?
”
回到家后的田新菊时常焦虑,黄维平明白妻子心情,对她安慰道:“
不用管其他人看法,我们能过好就行
”,田新菊在听到丈夫的话后,心情好许多。
“天赐”到来
2019年10月,在医生的建议下,
田新菊住进枣庄妇幼保健医院,
目的是防止在临产前出现突发情况。25日那天,医生结合田新菊身体情况,
进行剖腹产手术。
时间过的很快,转眼间到接生那天。病房里边挤满人,都是田新菊的亲属和亲朋好友,大家都在期待田新菊母子都平安。
不知过多久,手术房门被打开,医护人员突然说:“
生了,是个女孩
”,这让黄维平激动的说不出话来,旁边的众人也替他高兴。
随后,经过医护人员帮忙,孩子被抱出来,黄维平接过孩子后笑的合不拢嘴,孩子很健康,在黄维平怀中睡的很香。不久,田新菊被推出来,医生告诉黄维平说:“
田新菊是至今为止年纪最大的产妇。
”
黄维平听完来到妻子身边讨论孩子起什么名字才好,
经过二老思考决定叫孩子“天赐”
,众人听到纷纷不同意,毕竟孩子是女孩叫天赐不合适。
但两老两口不认为,
一是这孩子是上天赐予他们,并且保佑过母子平安,二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
。
天赐的到来也给老两口生活带来欢乐和幸福。
田新菊因为有带孩子的经验,对孩子的日常很熟悉,黄维平害怕妻子身体吃不消,特意给她请保姆照顾孩子。但田新菊还是亲自照顾孩子,这让黄维平不禁苦笑一下。
在接下来的生活里,黄维平还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。
他每天起来就给孩子喂奶,换尿布,
没过多长时间,房间里也摆满玩具,衣服等。
虽然退休金暂能维持孩子生活,但是黄维平认为不是长久之计,
为达到资金充足决定再找工作。
就这样时隔多年的黄维平,又干起老本行,要说他工作累吗?那当然累,
他并没有放弃反而一想到家里面的小女儿觉的很幸福。
在儿女得知母亲田新菊生下孩子后,虽然一开始和父母闹得很僵,
毕竟是父母还是会担心他们身体状况,
所以他们经常探望父母。
尤其是女儿当初和父母说断绝关系之类的话,
但却是第一去父母家,在路上还不忘给小天赐买礼物。
再看到父母怀中的妹妹后,心中不满顿时烟消云散,这大概是血浓于水吧,并不影响一家人整体关系。
生活与网络
田新菊生孩子的消息很快被媒体关注,许多记者纷纷采访黄维平,
还有一些人好奇问“秘方”
。
黄维平为了不让人打搅他们生活平淡的说:“
没有什么秘方,我们都是普通人,只不过我们比较幸运。
”
对于黄维平夫妇来说,他们是普通人,天赐也是普通人,他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,只是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而已。
针对高龄产妇问题,网上网友的问题也是议论不止,有人甚至说“
小天赐的出现,会不会导致家里面乱辈分?
”黄维平夫妇则选择面对一切,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说明,因为他们觉得说再多也无用,毕竟生活还是要过。
现如今,
小天赐即将上学,在资金方面问题成为二老的困惑
。因为田新菊的孙女经常拿手机上网的缘故,让原本焦虑的田新菊看到赚钱希望。
为了尽快能解决资金问题田新菊
学会直播
,因为自己热度大,田新菊很快和公司签约开始直播生涯。
在田新菊直播期间,会时不时的出现小天赐的身影,引起直播间网友的评论。
直播间也被分为两个以赚钱牺牲孩子和鼓励田大妈为话题
。
针对这些话题田新菊解释道:“
我并不是为了蹭孩子热度来赚钱,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
”,网友们见状纷纷点赞,有的还送礼物。
对于礼物,田新菊并不放在心上,
因为孩子是父母最后的礼物
,虽说有礼物才有钱赚,赚的钱还不是为了孩子以后生活。
在田新菊直播期间,黄维平也没闲着,
他想记录孩子的成长,就把他和天赐的日常生活拍成视频发到网上
,视频上的天赐白白胖胖招人喜爱。这时,总会有一些网友说些不满的话,黄维平对于那些言论也没在意,
自己拍视频是想给孩子留纪念
。
转眼间四年过去,小天赐在父母的陪伴下在逐渐成长,一家人幸福的生活着,如今的黄维平夫妇希望能活到100岁看着孩子长大。
作者观点
黄维平夫妇不顾儿女的反对依然选择要孩子,也正是因为小天赐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欢乐和幸福。
选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公平,我们既然选择了,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半途而废。
当然在选择背后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挑战,但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对于天赐一家生活上,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评价和指责,因为这是他们选择的生活而不是我们的生活,我们不去议论就是对他们一家的肯定。
旁人的路终究是旁人的,我们自己的路还是要我们自己去摸索。
最后,希望我们能尊重父母的选择,父母将我们养育成人已经很不容易,而且他们之所以选择肯定是有苦衷,我们的否认会对他们心里造成创伤。
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泉州股票配资平台,父母也不例外。
黄维平父母孩子医生田新菊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2025-05-08
2025-05-06
2025-05-04
2025-05-03
2025-05-03
2025-05-01
2025-04-29
2025-04-28
2025-04-27
2025-04-26
2025-04-25
2025-04-24
2025-04-23
2025-04-22
2025-04-21